2010-10-19 01:26:14
體育類報道在業(yè)內是高投入、高產出,投入產出比是150%,大事件的營銷和報道往往是互聯(lián)網品牌營銷的重要手段。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fā)自北京
近日,新浪對外宣布,將與美國職業(yè)籃球協(xié)會(NBA)達成戰(zhàn)略合作聯(lián)盟,正式成為NBA中國官方互聯(lián)網合作伙伴。未來4年里,新浪將享有NBA3個賽季的網絡直播、點播、廣告營銷等一攬子權利。
雖然新浪、NBA方面并未透露合作的具體金額,但新浪首席運營官杜紅表示,該項合作總金額超過了2008年搜狐購買北京奧運會內容權益時的花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接近新浪的市場人士處獲悉,此次合作的金額約在4000萬~5000萬美元之間,是中國互聯(lián)網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合作。
巨資合作意在排擠競爭對手
據新浪CEO曹國偉介紹,通過此次合作,新浪將成為NBA的中國官方互聯(lián)網合作伙伴,負責承建NBA中文官方網站,并獲得該網站的廣告經營權。除了向NBA支付購買比賽版權等相關費用以外,新浪還將向NBA支付一定比例的廣告分成。
此外,NBA在新浪開通官方微博,并將共同在新浪微博平臺開展相關服務,WAP網站也獲得NBA官方提供的NBA品牌和相關內容使用權,并被授權開發(fā)一款NBA休閑游戲。
事實上,體育賽事一直是各大門戶網站盡力要啃下的“肉骨頭”。搜狐首席執(zhí)行官張朝陽表示,互聯(lián)網這個平臺特別適合體育營銷。騰訊網副總編輯王永治也認為,體育類報道在業(yè)內是高投入、高產出,投入產出比是150%,大事件的營銷和報道往往是互聯(lián)網品牌營銷的重要手段。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除騰訊外,NBA其余合作伙伴的合作協(xié)議都已到期,這意味著包括搜狐、TOM在內的網站將不再直播NBA,空中網也不再進行手機NBA新聞方面的合作。騰訊只擁有部分常規(guī)賽場次的播放權益,按照NBA的計劃,與騰訊的協(xié)議一到期,將不再與其續(xù)簽。
“此次與NBA合作之后,將拉大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曹國偉稱,此次合作除了將為新浪帶來更多流量外,在與NBA達成合作之前,新浪NBA專題的流量已經占據新浪整個體育欄目流量的一半,并遠遠超出其他網站的流量總和。
“NBA在中國已經有足夠廣闊的球迷市場,NBA在twitter上的追隨者中有25%來自中國。”曹國偉表示,一旦NBA官方微博落戶新浪,未來其微博粉絲將很快超過美國的數量。他還稱,新浪為網友提供的是包括PC和手機在內的多平臺一站式觀賽體驗,而這與以前NBA在中國將權益分散起來的體驗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浪同NBA的合作涉及多項排他性內容。據新浪內部人士透露,在與NBA的合作中,新浪直播的常規(guī)賽賽事為獨家獲得,其他網站不得直播;還將獨家直播季后賽第二輪、東西部決賽和總決賽賽事;除CNTV和騰訊,其他網站不會獲得任何賽事直播授權;在每個NBA賽季,新浪將至少視頻直播200場NBA比賽,CNTV和騰訊獲得的直播賽事數量明顯少于新浪。這也意味著,新浪在未來門戶的體育賽事競爭中將擁有更多優(yōu)勢。對此曹國偉表示,目前中國有3億籃球迷,與NBA的結盟將極大促進新浪未來的營收。
NBA將推動與本土伙伴合作
據NBA提供的數據,有超過25%的NBA球迷來自中國,估計有3億籃球愛好者,這幾乎達到了美國的總人口數,因此極大增強了NBA繼續(xù)在中國開拓市場的決心和步伐。
此前有消息稱,在NBA中國聯(lián)賽計劃中,NBA中國和中國籃協(xié)各占50%的股份。中國籃協(xié)可以收取管理費,NBA中國收取運營費用。不過,NBA與中國籃球協(xié)會的合作一直不太順利。而此次同新浪聯(lián)姻,也讓NBA中國的業(yè)務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以往NBA與中國伙伴的合作一般由其中國分支機構完成,而此次與新浪的合作則由NBA全球直接操刀。”據接近NBA人士表示,此前NBA希望由獨立的NBA中國公司來推動其在中國的業(yè)務發(fā)展,而今后NBA將更強調與中國本土合作伙伴的合作。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指出,NBA之所以選擇新浪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主要是看重新浪覆蓋面廣、互動性強兩個方面的優(yōu)勢,NBA主席大衛(wèi)·斯特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坦承,像新浪這樣的合作伙伴擁有豐富的本地運營能力、有海量的用戶、有大量的廣告主,更有利于NBA在中國的推廣。
據斯特恩透露,在與新浪的合作中特別看好微博。據新浪官方統(tǒng)計,在10月12日舉行的NBA中國賽北京賽的過程中,共計有50萬條博友原創(chuàng)博文。
截至目前,NBA公布了電視、新媒體的合作對象分別為中央電視臺和新浪網,除了上述兩塊合作領域,NBA還將選擇一家平面媒體作為合作伙伴,不過,斯特恩暫時還未透露這方面的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lián)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