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9 00:52:0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尚希 河北唐山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尚希 河北唐山攝影報道
網易財經根據網傳的“毛大慶講話”統(tǒng)計的唐山存銷比數據結果令人震驚,整個城市加起來計算高達100個月。
“在唐山有將近三成項目面臨資金鏈緊張、工期放緩甚至停工。”當地一位房地產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說。而在這些停工樓盤的背后,則是這座三線城市大量供應之后所凸顯的消化不良后遺癥。
多個項目資金承壓
建筑工李立峰(化名)所在的一個建筑面積高達100萬平方米的小區(qū)工地已經停工,該項目早在2011年便已開工,但據李立峰說,工地近一半時間都在停工。根據網站上的信息顯示,該小區(qū)規(guī)劃的住戶數量超過了5000戶。
這并不是記者在唐山遇到的唯一一個停工的樓盤。
在唐山市路北區(qū)體育中心附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了另一處停工的項目。據周圍的居民反映,“動工的時候前面那棟樓還是平地,現在前面的樓都快住人了,這棟樓還是老樣子。2006年就已經開始賣了,但現在還沒有完工。”根據此前網絡上的報道,該項目原定的交房時間為2013年10月,時隔半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施工現場卻絲毫看不出一點已經交房的跡象。
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唐山很多樓盤都存在“五證”不全便開售的現象,一位在唐山從事房地產開發(fā)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這樣的樓盤在唐山高達九成,并且在唐山有近三成項目面臨資金鏈緊張、工期放緩甚至停工。“開發(fā)商在拿到預售證之前承諾的價格更便宜,購房者也不清楚預售證的重要性,這自然埋下了隱患。”
對于上述說法,記者電話聯系了唐山市有關部門內部人士,其表示,以前存在“五證”不全便開售的情況,遺留了一些問題。目前政府層面已經加強了預售證審批發(fā)放的監(jiān)管,對樓盤數量以及質量都做了把控。
但對于近三成的項目資金承壓而停工,該人士表示這一比例并不準確,“有些項目可能是因為公司內部有些問題,或者是土地糾紛等,暫時擱置。真正因為資金問題停工的雖然存在,但是極個別的現象。”
大房企水土不服
從北京出發(fā),兩小時的車程便能抵達唐山,這座為河北省貢獻了最多GDP的城市早已成為諸多品牌房企必爭之地。萬達、萬科、華潤、綠城……在這些大企業(yè)的參與下,唐山的房地產開發(fā)被按下 “快進鍵”,腳手架、塔吊、建筑工地是這座城市隨處可見的風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發(fā)現,眼下不光是一些本土的中小開發(fā)商日子不好過,出征唐山的大房企也未見得風光多少。
“唐山當地的老百姓對于價格的敏感度遠遠高于品牌,所以并不認什么大牌開發(fā)商,誰價格合適就買誰的。”上述房地產行業(y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在唐山人眼中,從北京來的開發(fā)商賣得“忒貴”。
兩日內記者走訪了唐山近10個在售項目的售樓處,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售樓處的冷清。不管是剛需項目還是高端項目,很難遇到多少看房者。
“說不定今天買了明天就跌,誰還會現在買。”上述房地產業(yè)人士對記者說,唐山的房價相比2013年,均價下跌了將近2000元。
房價的拋物線還在持續(xù)下探,有數據顯示,唐山市2014年3月份新建住宅成交均價為6093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77%,環(huán)比下跌0.93%。而早在2011年,唐山市的均價最高峰就突破了8000元/平方米。
當地一家房地產網站的負責人對記者坦言,“現在越來越多的樓盤開始跟我們合作電商。”但他表示,目前唐山市樓盤整體成交狀況并不理想,與其網站合作的樓盤,部分樓盤單月成交僅個位數,好一點的能成交十幾套。
嚴重過剩的新房供應
不管是中小開發(fā)商的生存困難,還是品牌房企降價求生,所凸顯的是在巨量供應之下,市場出現的“消化不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公開資料了解到,自2009年以來,唐山市累計出讓的地塊幅數高達3714宗,累計成交建筑面積1.94億平方米,平均樓面價為553.91元/平方米。土地供應在2011年大幅增長,共推出1017宗地塊,遠高于前兩年的123宗及553宗。隨后的2012年及2013年,分別推地996宗與1025宗。其中住宅用地分別為256宗與310宗。
對比石家莊、天津、青島等地,可以看到唐山市的土地供應量十分驚人。即便是北京,2009年到2013年累計成交土地的建筑面積為1.2億平方米。而人口僅為北京1/3的唐山,在過去5年的土地供應卻幾乎與北京持平。
這不得不讓人為唐山的購買力擔憂。“如果價格持續(xù)上漲,那么大家還會有購買的沖動,但現在投資需求購房者已經不存在。”上述房地產業(yè)人士說道。
“唐山的高庫存在樓市調控最緊張的2012年就已經表現出來,庫存去化周期很高,甚至比部分三線城市還高。唐山并沒有出臺限購令,但市場去化效果依然不好。這就說明整個市場的人口導入和有效需求并不高。”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過去在京津唐概念圈下,唐山的房企希望做大文章,當地政府的信心也比較大,導致土地出讓規(guī)模比較大。但是市場購買力并沒有跟進,所以庫存容易積壓,房企市場去化的預期落空。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了唐山市有關部門一位內部人士,對于記者提到的市場供需矛盾較突出的問題,該人士表示實際庫存并不像傳說中的那么嚴重。“不可能高達十年,也就是兩三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