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00:36: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杜冉樂 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fā)自成都
每經記者 杜冉樂 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fā)自成都
幾個月前,迪馬股份(600565,SH)才奪得了“地產重組第一股”的稱號,出盡風頭,如今又在重慶地產市場掀起了并購潮。
昨日(8月26日),迪馬股份對外宣布,公司擬收購兄弟企業(yè)江動集團持有的重慶東原房地產公司 (以下簡稱東原地產)約22.4%的股權,交易對價不超過5.1億元,收購后迪馬股份將擁有后者100%股權。去年5月至今,東原地產還分批收購了重慶河東地產全部股權。
前不久,迪馬股份董秘張愛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地產板塊正在力推“東原地產”品牌。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以東原地產為基礎搭建的東原地產集團已現(xiàn)雛形,其總裁楊永席也是迪馬股份的新任總裁。迪馬股份人事調整背后,打造東原地產的雄心顯露無遺。由此來看,這意味著東原地產將實現(xiàn)整體上市。
東銀集團內部人士此前曾透露,迪馬股份重組完后將更名為東原地產。此后,記者曾向張愛明求證,但其表示暫未列入計劃。不過,前述東銀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專用車板塊以后會從迪馬股份剝離出來。
收購東原為重組后續(xù)步驟
對于此次收購戰(zhàn)略,迪馬股份公開表示,收購東原地產22.4%的股權,在于整合公司房地產業(yè)務股權架構,提高公司權益比例,增加盈利能力,符合公司整體戰(zhàn)略發(fā)展需要。
張愛明表示,此次收購也是迪馬股份重組的后續(xù)步驟,這意味著東原地產板塊整體并入迪馬股份。
事實上,最初以制造、銷售防彈運鈔車、警用車等專用汽車車為主營業(yè)務的迪馬股份,早在四年前就顯現(xiàn)出做大房地產板塊的熱情。但在歷經2010年東銀系地產重組未果之后,去年迪馬股份重啟資產重組計劃。
根據重組預案,迪馬股份將收購母公司東銀集團持有的國展地產100%股權、同原地產75%股權、深圳鑫潤51%股權以及東銀品筑49%股權。并向江蘇華西集團發(fā)行約2.22億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同原地產25%股權,向江蘇華西同誠投資發(fā)行0.88億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深圳鑫潤49%股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述資產預估值約41.5億元,交易完成后,迪馬股份將持有同原地產、國展地產、深圳鑫潤以及東銀品筑的100%股權。
迪馬股份收購地產公司的步伐還在繼續(xù)。今年5月,公司旗下子公司東原地產以1470萬元收購重慶河東控股集團所持河東地產49%的股權,而此前東原地產已經收購了河東地產的51%股權。
由此來看,迪馬股份正在以東原地產為基礎搭建東原地產集團這一地產資本運作平臺,同時還對外宣傳“東原地產”為旗下地產項目的主要品牌。
東銀集團內部人士近日透露,未來涉足專用車的迪馬工業(yè)將會從迪馬股份剝離出來,上市平臺將專注于地產。對此,張愛明以較為敏感為由未予回應。
在華龍證券的投資顧問牛陽看來,目前迪馬股份專用車收入還不錯,根據其毛利率和凈利潤的價值,如果剝離上市,尚不足以吸引投資者。“在3~5年內,迪馬股份可能還會兼顧專用車與地產兩項業(yè)務?!?/p>
上半年地產收入為專用車5倍
除了地產股權整合重組之外,迪馬股份仍不忘逆市拿地擴張發(fā)展空間布局。
今年7月中旬,迪馬股份重組后的全資子公司重慶同原地產以約4.9億元首次競得上海奉賢區(qū)南橋新城13單元一幅純住宅地塊,樓面價約6500元/平方米,占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合計70畝),容積率為1.6。
實際上,這是迪馬股份繼重慶、成都、武漢之后重點布局的第四個發(fā)展區(qū)域。此前,渝派房企龍湖、隆鑫與協(xié)信等巨頭均已涉足長三角,尤其是上海區(qū)域,今年還力爭完成房地產銷售100億元。
今年上半年,迪馬股份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7.5億元,同比減少6.8%,營業(yè)利潤約2.3億元,同比下滑26.7%。其中,房地產板塊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超過23億元,同比減少9.8%,毛利率約23%,同比減少0.2個百分點,而專用車板塊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約4.3億元,同比增長約7.2%,毛利率18.9%,同比下滑2.5個百分點。
從營業(yè)收入來看,迪馬股份上半年的房地產收入已是專用車收入的5倍多。
在今年半年報中,迪馬股份還透露,公司在地產業(yè)務上定位剛需及改善類產品發(fā)展戰(zhàn)略;保持謹慎投資原則,探索多元化購地模式;通過創(chuàng)新銷售模式,加快存量去化及新盤的推廣;拓展融資渠道,加快按揭回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與重大資產重組并不同步的是,迪馬股份此次定增募資計劃仍在繼續(xù)進行。張愛明透露,此次定增計劃進展比較順利,完成13.8億元的募資應該沒問題。
東原地產集團一位高層還透露,東原融資渠道已不再是問題,后續(xù)重點放在模塊化設計,即在不同的城市拿不同產品線的地塊,公司應配置什么樣的融資結構,能不能將融資前置,盡量釋放公司自有資金的占用,用足杠桿,這將是東原地產跨過“百億”后新的課題。
除了拿地模式亟待變革之外,面對著當前樓市新變局,迪馬股份開發(fā)模式是否也面臨調整?張愛明告訴記者,在調整杠桿撬動規(guī)模之余,公司還將采取項目合作模式,與品牌開發(fā)商開展股權合作,提升自身開發(fā)運營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