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02:01:42
每經編輯 張斯
◎每經記者 張斯
關于近期樂視投資易到用車的傳聞,10月19日下午,在易到用車CEO周航向員工發(fā)出的內部信中得到了確認。根據內部信顯示,易到用車已確認獲D輪融資。樂視將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身份投資易到用車,在完成一系列交易后,公司會重組為“管理層+攜程+樂視”的股權結構,其中樂視會取得控股地位。
據悉,樂視控股后,易到依然保持獨立運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針對上述內容分別向易到用車和樂視集團求證,截至發(fā)稿雙方均未回應。樂視表示,“暫不予置評,近期會發(fā)公告。”在本月初,曾有傳言樂視將入股Uber中國,后被涉事雙方先后否認。
樂視將控股
這份向員工發(fā)出的公開信顯示,易到公司會重組為:“管理層+攜程+樂視”的股權結構,其中樂視會取得控股地位,易到依然是獨立運作的公司,仍會尋求獨立發(fā)展以及獨立上市的機會。
媒體人周海濱前一日在其自媒體平臺爆料稱,樂視汽車將斥7億美元巨資入股易到汽車,成為后者單一最大股東并擁有控股權。騰訊汽車也發(fā)出一篇“傳樂視7億美金并購易到用車”的消息。
雖然此次郵件曝光的內容中并未透露本輪樂視投資的具體金額,但取得控股地位,并重組易到用車,讓傳聞中的7億美元融資額也更為可信。
根據周航在信中的內容,樂視取得控股地位后,會逐步深入和樂視生態(tài)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合作,其中包括手機、電視、內容、商城、會員、影視植入。隨著汽車戰(zhàn)略的浮現,最終易到將和樂視汽車戰(zhàn)略深度融合。
聯(lián)想到幾日前,周航在2015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上的演講,樂視投資易到也在情理之中。周航在當日發(fā)表了題為“未來出行:專車到無人駕駛”的演講,為在座觀眾打開了“無人駕駛”的腦洞,闡述了易到用車對未來出行的理解。周航認為,未來的車會往電動、共享、無人駕駛等方向發(fā)展;未來的出行方式也會全面互聯(lián)網化;車源則會社會化、金融化。而其中,最令人激動的是“無人駕駛”。
另一方面,樂視在自身汽車戰(zhàn)略之下,要打造更好的多元生態(tài)體系,未來樂視與易到用車在互聯(lián)網汽車、互聯(lián)網+出行領域有著多種合作的可能。而滴滴快的合并之后,易到也需要強有力的資源支撐。
盡管如此,該消息仍讓業(yè)內有摸不清頭緒的感覺。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這起聯(lián)姻看不懂,從戰(zhàn)略層面來看,也看不到互補的地方。或許真的只是財務投資,為了提升股價。”
行業(yè)洗牌加速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即將公布,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這一版本的專車新規(guī)將為一直以來野蠻生長的專車行業(yè)確立規(guī)則和邊界,并推動市場重新洗牌。
在過去的五年間,中國出行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化經歷了幾輪燒錢大戰(zhàn)的洗牌。眾所周知,在傳說中市場洗牌階段,大量沒錢沒資源的競爭對手將被淘汰出局,專車市場“馬太效應”日漸明朗,但目前還未出現一家獨大局面,少數寡頭勢均力敵,維持平衡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中比較重要的玩家分別是滴滴出行、Uber、易到、神州。在曾經的行業(yè)巨頭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占據了其中大約七成的市場份額。神州作為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優(yōu)勢,Uber則有國際巨頭的母公司作為后盾。因此,在這個格局中,易到顯得勢單力薄。
在此背景下,為了迎接市場變局,專車市場的玩家們都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滴滴、Uber和神州最近都向外公布了新的融資進展,作為國內首家預約車服務平臺的易到自然不能缺席。
對于易到此次與樂視的合作,騰訊汽車指出,盡管當前易到用車的體量和市場覆蓋率無法和滴滴、Uber抗衡,但其差異化經營的思路和全球布局,勢必將助其在未來的專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同時,這筆交易也讓樂視成為繼BAT之后,另一家加入“互聯(lián)網+出行”服務市場的IT業(yè)巨頭。
公開資料顯示,易到用車于2010年5月創(chuàng)立,此前易到用車天使輪獲得徐小平真格基金投資;2011年8月獲得晨興創(chuàng)投、美國高通風險投資公司千萬美金級A輪融資;2013年4月獲得晨興創(chuàng)投、美國高通、寬帶資本2000萬美金B(yǎng)輪投資。2013年12月獲得由攜程和DCM領投的總金額近6000萬美金的C輪融資。2015年6月,攜程再次向易到用車追加了1億美元的融資,加上此前的兩輪注資,攜程共計向易到用車投資1.53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