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2 22:12:05
每經編輯 杜宇
9月22日晚間,*ST飛馬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關于對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紀律處分的決定》。
從處罰決定來看,*ST飛馬主要存在違規(guī)擔保、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未及時披露業(yè)績預告修正公告三項違規(guī)內容。
一是違規(guī)擔保。2018年5月至8月,*ST飛馬控股子公司東莞市飛馬物流有限公司為深圳市前海方興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艾普貿易有限公司、鎮(zhèn)江華商金恒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長然實業(yè)有限公司及*ST飛馬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借款合同等提供擔保。上述擔保金額為24億元,占*ST飛馬2017年經審計凈資產的58%,*ST飛馬未就該事項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二是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2018年7月至8月,*ST飛馬及全資子公司飛馬國際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以支付預付款方式轉出13.82億元,其中13.75億元經中轉后轉入*ST飛馬控股股東飛馬投資賬戶。上述關聯交易金額占*ST飛馬2017年經審計凈資產的33%,*ST飛馬未就該事項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
三、未及時披露業(yè)績預告修正公告。2019年10月30日,*ST飛馬披露三季報預計2019年虧損11.3億元至14.5億元。2020年4月30日,*ST飛馬披露《2019年經營情況》預計 2019年虧損16.77億元。2020年6月30日, *ST飛馬披露2019年報顯示2019年虧損123.26億元。*ST 飛馬實際業(yè)績與已披露的業(yè)績預告存在重大差異,但未能及時披露業(yè)績預告修正公告。*ST飛馬2019年虧損主要因對預付賬款、應收賬款等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于2019年5月、2019年9月、2020年4月就上述款項壞賬準備計提情況多次發(fā)函問詢,*ST飛馬均未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三項違規(guī)行為,深交所之前也發(fā)文對*ST飛馬及相關當事人進行公開譴責及通報批評。
在今年5月,*ST飛馬就曾收到過來自證監(jiān)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處罰決定書顯示,公司由于存在未按規(guī)定披露重大擔保事項、未按規(guī)定披露關聯交易事項及未按規(guī)定披露控股股東股權質押事項三項違法事實,對相關主體及責任人做出罰款并警告。
Wind咨詢顯示,從2019年4月至今,*ST飛馬已經做出15次風險提示。
飛馬國際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主營業(yè)務收入13,174.83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4.53%,主營業(yè)務成本9,709.93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6.53%,綜合毛利率為26.30%,比去年同期24.35%提高了1.77%。銷售費用為89.25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5.73%,管理費用為1,964.99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9.47%。2020年半年度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60,482.00萬元。
*ST飛馬6月29日晚間發(fā)布2019年年度報告稱,公司年內實現營收3.1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3.2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8.22%。
對于業(yè)績巨虧的原因,*ST飛馬稱,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環(huán)境、“去杠桿”等政策變化,以及公司控股股東流動性困難導致擔保能力大幅下降等的影響,公司的流動性日趨緊張,公司多方舉措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公司環(huán)保新能源業(yè)務、綜合物流和IT電子等綜合供應鏈業(yè)務正常運營,公司能源資源供應鏈業(yè)務開展受限,嚴重制約了公司經營規(guī)模及相關業(yè)務拓展,導致公司整體營業(yè)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同時由于流動性緊張導致財務費用大幅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ST飛馬9月17日晚間公告,深圳中院裁定受理申請人桂銀銀行對公司的重整申請。*ST飛馬表示,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并執(zhí)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于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推動公司回歸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軌道;如果不能順利實施,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ST飛馬的股價雖然波動較大,但還是處于上漲的通道之中,今天收盤,*ST飛馬上漲2.04%。但把時間拉長一點來看,在2015年6月中旬,*ST飛馬股價最高曾達到過17.15元,市值高達280億元。比起今天2.5元的收盤價,其股價已經跌去了85%。并且,就在6月,公司股價一度跌至0.84元,較最高點下跌95%。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基金報、上市公司公告、公開消息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