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4 23:17:26
隨著一線城市紛紛“放下身段”,有關城市如何對待“地攤”的問題,再次引發(fā)討論。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個假期,淄博堪稱頂流。
已經持續(xù)一個多月的燒烤熱度,在爆發(fā)性的旅游熱情中愈加旺盛。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淄博每日接待游客約20萬人次,知名“打卡地”八大局便民市場登頂全國景區(qū)“排隊榜單”;淄博站累計發(fā)送旅客超24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8.5萬人次、增幅55%。
追逐流量的城市,紛紛開始造訪淄博、“拆解”淄博,思考復制淄博的可能性——目光最后落在“地攤”上:兩年前,淄博政府曾在多個區(qū)新增66處早市、夜市及便民疏導區(qū),允許當地市民“練地攤”,在外界看來,這一舉措為如今淄博出圈埋下伏筆。
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場成為五一搜索熱度最高景區(qū) 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近日,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qū)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擬于今年9月1日起實施。修訂后的條例允許街道辦根據方便群眾、布局合理、監(jiān)管有序的原則劃定攤販經營場所。
消息一出,“深圳將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攤”的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不少人將之與淄博的走紅關聯起來,有網友點評:“淄博的煙火氣、燒烤味,一線城市同樣也該擁有。”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上海已先一步立法,允許“有序設攤”;今年初,北京提出“在重點商圈組織開展外擺試點”,也曾引發(fā)相關聯想。隨著一線城市紛紛“放下身段”,有關城市如何對待“地攤”的問題,再次引發(fā)討論。
追捧淄博燒烤,追捧的是什么?
輿論已給出諸多答案。“小餅烤爐加蘸料”的特色“三件套”似乎說服力不足,有人辯稱徐州才是同類燒烤的發(fā)源地;社交媒體的狂轟濫炸更像是小概率事件,難以解釋淄博成為新一個網紅“神話”的奧秘。
視線進而被投向趕往淄博的人身上。有人追溯源頭發(fā)現,淄博燒烤的第一波熱度是今年二三月份開始,由大學生從外地坐高鐵前來擼串而引爆全網。
4月29日,游客在淄博市一家燒烤城吃燒烤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大學生為何能成為“流量締造者”?事實上,不止是淄博,大學生 “特種兵式旅游”正帶動曾經的“小透明”城市接連出圈。有分析認為,這是因疫情被壓抑消費的集中釋放,大學開學后,返校的學生們陸續(xù)結伴外出春游,開始了集體“消費狂歡”。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需要一種回歸日常生活的“儀式感”。淄博燒烤這種大家圍坐、大口吃肉的“地攤”美食充滿城市煙火氣,恰好能構成他們對生活想象的投射。
在中國傳統文化意象中,“地攤”總與濃烈的市井風情相關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挑擔的、支攤的、吆喝的來往錯雜,令北宋繁榮的街巷經濟躍然紙上,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煙火氣息,也使清明上河圖成為傳世佳作。
更難得的是,如同淄博一般地攤扎堆的景象,并非隨處可見。
就在淄博燒烤熱度上升的同時,山西晉城卻因“禁止露天燒烤”引發(fā)關注。一時間,“燒烤能造成多少空氣污染”“露天燒烤應該一網打盡嗎”等聲音不斷發(fā)酵。
淄博也曾為“地攤”煩惱。據當地媒體報道,為了解決地攤占道經營、噪音擾民、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自2015年開始,淄博下大力氣引導露天燒烤“三進”(進店、進院、進場)經營,并使用無煙環(huán)保爐具。到現在,淄博獨具特色的“燒烤大院”,容納了大量過去在街邊游走的燒烤攤,并被加以統一管理。
社交平臺上的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場打卡攻略
有統一管理,也放開準入。2020年,在全國“地攤經濟”浪潮下,淄博曾公開允許市民“練地攤”。此后,地攤并未短暫出現后消失,在今年初的新聞中,當地仍堅持“在劃定區(qū)域內嚴格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原則”,引導商販有序限時經營。
如財經作家吳曉波分析,淄博政府允許燒烤攤上街,從而放棄了城管的某些權力,這也促成了“人們對自由市場的平民式想象”。
對于淄博這樣的城市,為“地攤”守住一方土壤已彌足珍貴,那么對于多樣人口聚集的大城市,作出類似的抉擇就更顯艱難。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地攤經濟”的兩面性,即解決就業(yè)的同時,給城市帶來“臟亂差”,甚至被一些城市成為“牛皮蘚”。在“文明城市”測評中,“占道經營”也被列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反面指標。
2020年,中央文明辦曾在當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但當時,一線城市是否應該跟進“地攤經濟”,仍然引發(fā)不小爭議。央視財經發(fā)布一則評論指出,在以高質量發(fā)展為目標,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優(yōu)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強化特大城市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帶動力的關鍵階段,簡單化一哄而起地讓“地攤經濟”在一線城市野蠻生長,看似能解一時之急,但如果此風猛吹,后患無窮。
圖片來源:新華社
那一線城市是否不需要“地攤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提到深圳的城中村。到2020年末,深圳還有70%的人住在城中村,他們當中大量流動人口,以低廉價格解決居住問題。每天清晨,攤販們都會沿城中村墻根排開,滿足民眾各種生活所需。
上海更是在幾個知名夜市被接連取締后,陷入“夜上海”的本體性迷失當中。曾在夜市中尋找上海市井風情的人們,失去了物美價廉的小吃攤,更難尋露天、摩肩接踵、物資與信息交換等要素齊備的社會體驗場所。
但上海的例子,可以呼應一線城市的難題。
作為上海北部最大的地攤聚集區(qū),彭浦夜市高峰時期流動設攤數量一度達到上千家,在兩條馬路上綿延2公里。然而,食客所樂見的濃煙和噪音,引發(fā)了周邊居民的巨大反彈,二者矛盾難以消解。這也成為壓垮彭浦夜市的一根重要稻草——2013年,彭浦夜市成為被消滅的“負面典型”。
大城市的聲音更為多元,治理更為復雜,面對類似的問題也更多。公開信息顯示,彭浦夜市此后被“升級轉換”進一個“美食廣場”當中,并被外界稱為上海首個“正規(guī)馬路夜市”。但有媒體采訪了解到,商家搬入后生意大不如前,并且限于廣場對餐飲業(yè)用火的嚴格要求,大部分餐飲攤販并未搬入。
眼下,一線城市的難題已不僅僅是平衡本地居民的需求。面對日益挑剔的外來人才的需求,對地攤的“一禁了之”顯得更加不合時宜。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有關淄博的討論中,“大學生”的出現頻率極高?!吨袊嗄陥蟆芬粍t評論提到,淄博獨特的燒烤方式滿足了年輕人喜歡新鮮感的心理和社交需求,抓住了年輕人的“胃”。而在get到年輕人的“打卡”熱情后,淄博的各項行動,更展現出其服務年輕群體的信心和能力,抓住了年輕人的“心”。淄博一系列舉措,正釋放出不少城市希望打造的“青年味”。
而淄博燒烤的“平價、好吃”,和與三五好友共敘的場景,則擊中了大部分年輕人最基本、最質樸的生活向往。
反觀常年居于“美食荒漠”榜單的上海、深圳等城市,上海被認為是“平價美食荒漠”,大部分本地餐廳價格偏高,而深圳則因歷史較短,缺乏培育本地美食的基礎。地攤不失為其打開局面、重新靠近年輕人的載體。
眼下,兩座城市都邁開了第一步。
據馬亮分析,一般看來,“地攤”屬于一種非正規(guī)經濟形態(tài)。由于“地攤經濟”的靈活、多變和原生態(tài)特質,無法套進一個標準化的“模具”,也難以將其納入正式體系當中、或者按照正式規(guī)則管理。
通過立法,非正規(guī)的地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走出灰色空間,進入更陽光化的語境當中。如馬亮所說,它事實上讓“地攤經濟”的治理回歸到多方互動磨合的關系當中,大家首先對于哪些是底線、哪些能商量有共識,并經過不斷摸索、往復,讓監(jiān)管部門認為能達到要求、消費者覺得方便,攤販能夠拓展業(yè)務,由此形成一個相對規(guī)范和健康的市場秩序。
而即便有淄博現成的經驗在前,這個過程也難以被縮短。在馬亮看來,城市對于地攤的發(fā)展策略,應該是具有很大差異性的,不僅需要因城而異,不同的地區(qū)、街道都應該有不同的解法。
近日回歸的上海夜市 圖片來源:解放日報
事實上,關于地攤,一直存在兩類不同的解法:如新加坡一般,將小販引進鄰里飯食空間——“食閣”,不僅發(fā)展成為如今各地大食代的前身,成熟的小販文化還被新加坡成功申遺;抑或如中國臺北、泰國曼谷一般,在街頭劃定特定流動攤販區(qū)域,在給定時間允許其經營,并被標進地圖。在當地不同的文化之下,二者均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回過頭來說,通過入駐大院,淄博讓燒烤攤走向興盛;但在上海,類似的做法就不一定見效。馬亮認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能否給基層執(zhí)法人員足夠大的自由裁量權,實現動態(tài)監(jiān)管、隨時發(fā)現問題隨時解決。由此,讓現有條例中的指導方針進一步落實、細化,并可能進一步形成成文的條例、制度或規(guī)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