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9 16:43:01
5月9日,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復,同意比亞迪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受讓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00%。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此前市場盛傳的“比亞迪收購易安財險100%股權”終于落地。
5月9日,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復,同意比亞迪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受讓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00%。
此前易安財險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及其持股情況
資料來源:易安財險官網
深圳市銀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晟新創(chuàng)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富邦恒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北京恒屹鑫源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達能工貿有限公司、深圳錦久辰商貿有限公司等不再持有易安財險股份。
易安財險于2016年2月獲批開業(yè),是經監(jiān)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我國四家專業(yè)互聯網保險公司之一,注冊資本金10億元,注冊地為深圳市。2022年7月15日,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的批復》,原則同意易安財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資料來源:易安財險公告
據此前資產評估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易安財險總資產評估價值為3.38億元,總負債評估價值為4.62億元,凈資產評估價值為-1.24億元。易安財險經評估后的凈資產評估價值較賬面價值增值341.64萬元,處于資不抵債狀態(tài)。
根據北京金融法院裁定書,易安財險是企業(yè)法人,具備破產重整主體資格;根據現有證據,綜合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監(jiān)管要求,易安財險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破產重整原因。作為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之一,易安財險具有管理結構扁平、輕資產運營等優(yōu)勢;同時易安財險自身資產負債體量不大,有望通過有限投資改善償付能力。
根據《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三分之一,但收購保險公司的,其出資或持股比例上限不受限制。
瑞再中國原總裁陳東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車的整車廠商可以把服務和保險的融合做到極致,這種模式能夠打通數據孤島,把保險納入到服務價值鏈中,客戶體驗會有很大的改善;同時,至關重要的數據都沉淀在自己手里,也會減少很多保險公司和車商之間經常出現的因為數據不聯通引發(fā)的不信任和摩擦,非常準確地做風險定價,對保險行業(yè)的口碑也會有很大的改善。”
汽車廠商布局保險行業(yè),在市場上早有先例,如廣汽集團控股眾誠保險;一汽集團控股鑫安保險;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曾為泰山保險并列第一大股東,不過于2016年宣布退出;2020年末,吉利控股集團入股合眾財險,持股比例33.33%,達到單一股東的持股上限。除財險牌照,汽車相關企業(yè)的保險兼業(yè)代理機構較為普遍,很多整車廠都有保險中介牌照。
近年來,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在內的多家電動車制造商已經布局保險中介業(yè)務領域。
對于比亞迪全資接盤易安財險獲批,陳東輝認為,反映了金額監(jiān)管部門對于制造業(yè)龍頭企業(yè)的支持。從接觸的情況看,比亞迪對保險的復雜度缺乏認知,會面臨極為陡峭的學習曲線。監(jiān)管也不會放松對于車險極為苛刻、阻礙限制創(chuàng)新的監(jiān)管要求,因此短期看比亞迪很難打開局面。
從行業(yè)角度看,陳東輝表示,監(jiān)管部門完全可以給比亞迪一個監(jiān)管沙箱,在新能源車險開展大膽的創(chuàng)新迭代,題材很豐富:一是全數字化車險;二是全流程上門服務代替現金賠付;三是按照駕駛行為收費的綠色車險;四是純直銷的車險;五是增值服務的產品化。在這些方面的嘗試,有可能讓新能源車險的創(chuàng)新走在世界前列,與我國新能源車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匹配;也有可能徹底改變車險的客戶體驗,從而改變消費者對車險的負面印象。
另外,陳東輝認為,新模式能否走通還面臨兩大威脅:一是比亞迪必須自營或者完全掌控銷售渠道,才能實現對保險服務的掌控和一體化的客戶服務,如果仍然非直營的4S店作為銷售渠道,就可能讓比亞迪的盤算落空。二是比亞迪進入保險業(yè)會面臨來自各方對創(chuàng)新的諸多限制,以及持有保險牌照很高的資金成本。
因此,陳東輝建議,監(jiān)管部門打開新能源車險創(chuàng)新空間,探索不同的定價、服務模式。
在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yè)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看來,從車險發(fā)展而言,保險公司與主機廠商的結合與能力互補,才能更好經營未來的車險業(yè)務,車企介入保險領域是一個大趨勢,保險行業(yè)不應將其視為一個威脅。
“未來車險的技術含量會越來越高,尤其是新能源車險及相關無人駕駛技術的風險形態(tài)和技術門檻與過去傳統(tǒng)車險相比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單靠保險公司自身能力是不足的,車企的加入恰是對保險行業(yè)能力的補充。因此車和險的融合是市場發(fā)展的必然。”周瑾稱。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