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4-09-12 09:31:17
9月10日,全省科技大會在成都召開,隆重表彰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247個項目榮獲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這些科研人員和科技成果為我省打造西部地區(qū)創(chuàng)新高地、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了重要力量,提供了強勁動能。
會上,授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杜祥琬院士、四川大學李安民院士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授予四川大學趙海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柴曉明等5位科技工作者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獎。他們在各自領域攻堅克難、探索創(chuàng)新,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獲獎者、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更要堅持“四個面向”,堅定在主動服務國家戰(zhàn)略中找準自身定位,把個人追求融入到科技強國的建設中去,助力提升我國發(fā)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獎獲獎者、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首席專家 柴曉明:我所在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承擔了華龍一號中最為關鍵的核反應堆和蒸汽供應系統(tǒng)研發(fā)。我和我的團隊主要解決該系統(tǒng)缺乏自主可控核設計軟件的難題,接下來,我們核動力人一定會奮發(fā)努力,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貢獻。
會上還授予了247個項目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其中,10項科技成果榮獲四川省自然科學獎,6項科技成果榮獲四川省技術發(fā)明獎,231項科技成果榮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針對“卡脖子”難題和基礎理論問題,對標世界前沿開展科學研究,破解了一批重大技術難題,產生了一批原創(chuàng)性成果。其中,“深部資源開采巖石各向異性體破裂機制與理論”項目,為人類向地球深部“進軍”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
2023年度四川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團隊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和平:深地、深海、深空是我們國家“三深”戰(zhàn)略,向地球深部進軍,向地球要資源、要空間,是全球的科學研究熱點。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拓展、深化,把理論、技術和功能應用一體化,把它做好。
而“海底可燃冰固態(tài)流化井下雙層管開采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fā)及應用”項目,成功研發(fā)了一體化開采裝備,建立了雙層管開采新方法和采掘動態(tài)模擬實驗方法及系統(tǒng),為可燃冰持續(xù)規(guī)?;_發(fā)提供了新的技術和裝備支撐。
2023年度四川省技術發(fā)明一等獎項目團隊負責人、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 王國榮:如何去提高我們的天然氣或者是石油的產量,降低我們對外的依存度,如何去尋找新的替代,(對)國家能源安全非常重要。(我們將把)水合物的開采的這套技術裝備、工藝流程,要讓它往工程化的方向邁進。
此外,獲獎項目與我省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密切相關,其中,216個項目已面向市場開展轉化應用,占比達到87%,科技成果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我省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團隊成員、中國建筑西南設計院副總工程師 向新岸:大跨度結構相當于是我們建筑的骨骼,它承載了整個建筑的荷載,能夠保證建筑能夠站立起來。我們的項目成果廣泛應用于200余項重大工程項目中,包括大運會的開幕式場館、成都東安湖體育場。
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團隊負責人、西南科技大學教授 胡尚連:以我們四川省的慈竹、梁山慈竹等為研究對象,開展竹子的創(chuàng)制研究。我們就用基因工程的一些辦法,來想如何改良這個竹子。另一方面,就用離體突變的辦法,把竹子的這個基因給它突變,然后我們找那些可以材用的這樣的新品種出來。
企業(yè)創(chuàng)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也是此次獲獎項目的一大特點。184個獲獎項目由企業(yè)牽頭或參與完成、占比達到74%;比如,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航空航天用高品質超軟海綿鈦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打破了我國航空領域關鍵鈦金屬材料依靠進口的局面。
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項目團隊成員、攀研院公司研究員 盛卓:超軟海綿鈦是指布氏硬度≤90的高品質海綿鈦,被用于航空航天鈦鋁合金葉片、鈦鋁合金點火器等核心領域。未來,海綿鈦項目團隊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研發(fā)純度更高、布氏硬度更低的優(yōu)質海綿鈦。
此外,此次獲獎項目突出民生導向,涉及農林牧漁、醫(yī)療衛(wèi)生、公共安全、輕工食品等領域項目有77個、占比達到31%。比如,在農業(yè)領域,涌現出了“豬產肉性狀的遺傳與營養(yǎng)調控”等一批全國領先的高質量科技成果;在衛(wèi)生健康領域,顱底腫瘤疾病診治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一項項科技成果正在走進老百姓的生活。
2023年度四川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項目團隊成員、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博士 龍科任:有了這個分子育種技術之后,我們就可以在豬比較小的時候,通過基因型對它的表型進行一個預測,結合中國地方豬和外種豬它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然后去揚長避短,能夠生產出既生長速度快產肉量高,又同時肉質性能也優(yōu)良的豬種。
2023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獎項目負責人、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 徐建國:切除腫瘤不僅要在非常顯微的情況下,把血管、神經看清楚,還需要我們非常高超的技術,把腫瘤切掉,把這些神經血管還要保護下來。難治性顱底腫瘤我覺得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還要繼續(xù)沿著這個方向耕耘,把它應該做得更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