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5 13:05:29
當?shù)貢r間12月4日晚,法國國民議會通過對政府不信任動議,導致法國政府遭彈劾下臺。這是自1962年以來法國政府首次因不信任投票而被推翻。一個月前,鄰國德國的執(zhí)政聯(lián)盟也遭遇了“垮臺”危機。歐洲“雙引擎”同時陷入政治危機,背后是經濟的疲軟、黨派的利益沖突和特朗普重新上臺帶來的壓力。每經記者采訪中國歐洲學會理事兼上海歐洲學會副秘書長忻華對法德政局進行深入分析。
每經記者 蘭素英 鄭雨航 每經編輯 王嘉琦 蘭素英
法國政府正在經歷“垮臺”危機。
當?shù)貢r間12月4日晚,法國國民議會(議會下院)通過對政府不信任動議,導致法國政府遭彈劾下臺。法國總理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將于當?shù)貢r間5日向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遞交辭呈。
這是自1962年以來法國政府首次因不信任投票而被推翻。上任至今僅91天的巴尼耶成為自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任期最短的總理。
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提前消化了投票結果,法國債券期貨在投票結束后保持上漲。歐元對美元匯率小幅上漲,截至發(fā)稿,漲幅為0.08%,1歐元兌1.0518。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在法國政局動蕩之際,德國政壇也是風雨飄搖,總理朔爾茨預計將于12月16日在聯(lián)邦議院發(fā)起信任投票,如果屆時他不能通過信任投票,11天后,德國聯(lián)邦議院將解散。
法德兩國為何相繼陷入政壇危機?這背后至少有三大關鍵問題,包括經濟的疲軟、黨派的利益沖突和特朗普重新上臺帶來的壓力。
中國歐洲學會理事兼上海歐洲學會副秘書長忻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歐洲內部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不同的階層和族群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因而歐洲政治的極化現(xiàn)象有增無減,在歐盟和歐洲國家兩個層面的議會中,對各類涉及民生的議題的分歧和裂痕正在不斷加深。
忻華認為,法德政局的動蕩可能會持續(xù)下去,其內部的精英與草根之間、建制派與反建制派之間、左右翼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很可能會更加激烈。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tǒng),可能導致美歐關系出現(xiàn)新的對立乃至沖突。
上任僅91天的巴尼耶成為自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任期最短的總理。這也是自1962年以來法國政府首次因不信任投票而被推翻。
巴尼耶政府與其他政黨聯(lián)盟對社會保障預算方案的嚴重分歧是法國政府被推翻的導火索。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今年10月,剛上任1個月的巴尼耶公布2025年預算草案,計劃減少財政支出400億歐元,同時增加財政收入近200億歐元。巴尼耶表示,政府計劃2025年將財政赤字降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并在2029年進一步降至3%。之前,歐盟已經對法國等7個成員國啟動過度赤字程序,各國需要在指定時間內采取行動削減赤字,否則或面臨罰款。
然而,這一草案遭到左翼聯(lián)盟和極右翼政黨的一致反對。
近日,巴尼耶政府宣布放棄提高電力稅的計劃,但瑪麗娜·勒龐的國民聯(lián)盟提出多項調整要求,包括將養(yǎng)老金與通脹掛鉤、削減對歐盟預算貢獻等。
12月2日,拒絕再作進一步讓步的巴尼耶宣布,他選擇動用憲法第49-3條款以繞過國民議會,強行通過這一預算案。國民議會最大政黨聯(lián)盟左翼“新人民陣線”和極右翼國民聯(lián)盟立即宣布提起不信任動議。
忻華對每經記者解釋稱,預算爭議點主要涉及社會保障體系的資源分配問題,肯定會引發(fā)全國性抗議浪潮,法國總理下臺是注定的。
在法國政府被推翻之前一個月,鄰國德國的執(zhí)政聯(lián)盟也遭遇了“垮臺”。
“有人想要分裂德國,”德國總理朔爾茨在上個月出席德國聯(lián)邦議會時表示。德國最大在野黨“基民盟”主席默茨直接反擊,“是你正在分裂這個國家,總理先生。”
激烈的交鋒背后是德國前所未有的政治變局。
當?shù)貢r間11月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宣布解除財政部長林德納的職務。林德納領導的自民黨隨后宣布退出執(zhí)政聯(lián)盟,由社民黨、自民黨、綠黨共同組成的執(zhí)政聯(lián)盟因此破裂,失去聯(lián)邦議院多數(shù)席位。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6天之后,德國社民黨黨團主席米策尼希宣布,德國總理朔爾茨將于12月在聯(lián)邦議院發(fā)起信任投票,投票日期定于12月16日。
根據當?shù)孛襟w分析,如果德國總理朔爾茨屆時不能通過信任投票,11天后,也就是12月27日,德國聯(lián)邦議院將解散。原定于明年9月28日舉行的聯(lián)邦議院選舉將提前到明年2月23日。
根據德國公共廣播聯(lián)盟11月6日進行的“德國趨勢”特別民調,多數(shù)德國人支持提前舉行聯(lián)邦議院選舉。民調表明,53%的受訪者支持提前大選,40%希望聯(lián)合政府繼續(xù)執(zhí)政到原定的大選日。從目前德國國內的民調數(shù)據來看,由默茨領導的“基民盟”處于領先地位。
不管是德國還是法國,政府瓦解都是內部矛盾激化帶來的結果,同時也反映了民眾對未來的擔憂。
此前的民調顯示,德國民眾對本屆政府的不滿程度高企,約60%的民眾支持政府解體。朔爾茨的全國支持率只有20%左右,黨內也只有45%的人認為其能繼續(xù)當選。此外,社民黨支持率僅為15%,低于聯(lián)盟黨的34%和選擇黨的18%。
在法國,益普索(Ipsos)11月6日~7日對1000名成年人開展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法國總統(tǒng)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支持率下降了兩個百分點,至23%。這是馬克龍自2017年當選以來在月度民意調查中表現(xiàn)第二差的一次。巴尼耶的支持率也下降了兩個百分點,至31%。
歐洲這兩大經濟“引擎”先后遭遇政治僵局的背后,是經濟的疲軟、黨派的利益沖突和特朗普重新上臺帶來的壓力。
圖片來源:每經特約記者 陳思佳 攝
經濟“火車頭”有些跑不動了
德國和法國一直被視作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2023年,德國成為唯一負增長的發(fā)達經濟體。今年以來,德國經濟復蘇面臨著高通脹、高利率以及出口需求疲軟等諸多棘手問題。
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11月13日發(fā)布的經濟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德國經濟將輕微萎縮0.1%。同時,專家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僅增長0.4%,這一預測較今年5月預期的0.9%大幅下調。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德國實際GDP僅增長了0.1%,在國際比較中表現(xiàn)明顯落后。
消費和投資的低迷也讓法國的經濟前景有些黯淡。
法國統(tǒng)計局數(shù)據顯示,盡管巴黎奧運會為經濟增長貢獻了0.3個百分點,但三季度經濟僅環(huán)比增長0.4%。四季度經濟增速甚至可能為下降0.1%,預計2024年全年增速將為1.1%,與去年持平。歐盟委員會11月15日發(fā)布的宏觀經濟預測同時顯示,法國2025年的GDP增速將放緩至0.8%。
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 Charlotte de Montpellier 和 Chris Turner 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巴尼耶政府垮臺對法國經濟來說是個壞消息。經濟學家表示,如果沒有行動來糾正法國搖搖欲墜的財政狀況,經濟增長將繼續(xù)放緩。荷蘭國際集團的經濟學家說:“政治局勢將推遲公共財政的復蘇,并可能使其復雜化。”
政治碎片化加深內部裂痕
近年歐洲面臨經濟增長乏力、移民問題突出等困境,歐洲多國民眾普遍對本國政府的相關政策感到失望,政治碎片化和多極化現(xiàn)象日益嚴重。政治碎片化意味著政治權力分散,令政府難以有效運作。
此前,法國總理的長時間“難產”就是黨派博弈的后遺癥。今年6月,法國執(zhí)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失利后,總統(tǒng)馬克龍決定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經過兩輪投票,法國政壇形成以“不屈法國”為核心的左翼聯(lián)盟、以復興黨為核心的中間派和以國民聯(lián)盟為核心的極右翼“三足鼎立”的格局,沒有任何一派獲得絕對多數(shù)議席。隨后各方就總理人選進行激烈博弈,在巴尼耶上任總理之前,法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超50天“無政府”狀態(tài)。隨著巴尼耶的“下臺”,這一狀態(tài)可能再度上演。
這一困境同樣出現(xiàn)在德國。9月德國的州議會選舉就是德國當前政黨格局的縮影。在圖林根州和薩克森州舉行的州議會選舉中,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和基民盟分別成為兩州議會第一大黨。這也是德國二戰(zhàn)以后,首次有極右翼黨派在州議會選舉中獲勝。而在聯(lián)邦政府中聯(lián)合執(zhí)政的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得票則大幅減少。
忻華對每經記者解釋稱,目前,由于俄烏沖突延宕不休,2022年歐洲能源危機所引發(fā)的滯脹和經濟低迷的情況并未改觀,歐洲內部產業(yè)空心化的趨勢并未扭轉,其國際技術與經濟競爭力不斷下滑的走向尚未改變,因而歐洲內部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不同的階層和族群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因而歐洲政治的極化現(xiàn)象有增無減,激進的民粹主義的極右翼和極左翼政黨吸引了越來越多對現(xiàn)狀不滿的草根民眾,獲得越來越多的大眾的支持,在歐盟和歐洲國家兩個層面的議會中,對各類涉及民生的議題的分歧和裂痕正在不斷加深。
德國柏林勃蘭登堡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特朗普關稅沖擊:德國GDP恐面臨330億歐元損失
特朗普的第二個總統(tǒng)任期將至。德國基爾研究所所長莫里茨·舒拉里克警告,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措施很可能包括保護主義關稅和進口限制,這將給德國和歐洲的經濟增長帶來更大壓力。除了貿易方面以外,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烏克蘭危機的處置,也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歐盟與美國的關系緊張。
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所長克萊門斯·福斯特表示,由于美國是德國在歐盟以外最大的銷售市場,如果特朗普兌現(xiàn)競選承諾,對從歐盟進口的產品加征20%的基本關稅,僅在德國就會造成330億歐元的經濟損失。據伊弗經濟研究所估計,德國對美出口將因此下降約15%。
舒拉里克稱,除了國內的結構性危機之外,德國還將面臨巨大的對外貿易和安全政策挑戰(zhàn)。
分析人士認為,德國應對第二次“特朗普沖擊”的準備顯然不如第一次,這將侵蝕德國在歐盟的領導力基礎。聯(lián)合政府上任以來“共識不足、能力不夠”的形象,本就嚴重削弱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力和對外政策的影響力,此次危機更是坐實了這一點。
法國企業(yè)也將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尤其是依賴美歐貿易的行業(yè)。葡萄酒和烈酒行業(yè)就是其中之一。
對于特朗普第一個總統(tǒng)任期加征的關稅,法國葡萄酒業(yè)仍心有余悸。2019年,法國葡萄酒銷量下降了40%,損失估計達6億歐元,部分原因是美國消費者轉向其他進口產品。
隨著巴尼耶政府“倒臺”,法國將進一步陷入6月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導致的政治危機。
全球咨詢公司Teneo的研究副主管Carsten Nickel在周二的報告中表示,一旦巴尼耶辭職,馬克龍可能會要求他繼續(xù)領導看守政府。鑒于明顯缺乏議會的多數(shù)票之初,馬克龍似乎不太可能采用正式重新提名巴尼耶任總理的替代方案。由于新的選舉要到明年才能舉行,這種看守政府狀態(tài)可能會持續(xù)數(shù)月,另一種可能是馬克龍辭職,從而在35天內進行總統(tǒng)選舉。
不過,馬克龍在訪問沙特期間被問及會否辭職破解當前政治僵局時,他回應稱,“將盡我所能為國效力到最后一刻。”馬克龍的任期將在2027年結束,但他不能再次參選。
但忻華對每經記者指出,馬克龍目前已是“跛腳鴨”,已經不大可能對法國政治力量格局發(fā)揮實質性的支配或塑造的作用了。他只能做“裱糊匠”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保持政局穩(wěn)定,確保自己的政治遺產不至于太快就被否定。
對于法德的內部政局,忻華認為,這可能會持續(xù)動蕩下去,其內部的精英與草根之間、建制派與反建制派之間、左右翼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很可能會更加激烈。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tǒng),可能導致美歐關系出現(xiàn)新的對立乃至沖突,進而使歐洲內部在美國的壓力下而出現(xiàn)進一步的四分五裂和更加劇烈的動蕩;特朗普政府一旦對歐洲制造貿易摩擦,或在烏克蘭問題上制造麻煩,歐洲內部必然更加亂象叢生。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