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1 21:36:52
姚芳指出,在低利率環(huán)境下,居民存款轉向銀行理財產品,理財行業(yè)面臨更多機遇。理財公司需提升投研能力,通過深化產品策略和加強流動性管理來應對市場波動?!拔覀円獔远ǖ刈鲭y而正確的事,努力在投資的‘不可能三角’中讓居民財富保值增值有更好的體現,同時也要持續(xù)加強投資者陪伴,提升老百姓的投資獲得感和持有體驗?!?/p>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張益銘
日前,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4金融發(fā)展年會在北京舉行。在“銀行零售破局”研討會上,平安理財市場總監(jiān)姚芳表示,在低利率環(huán)境下,居民的存款資金會更多流向銀行理財產品,理財行業(yè)迎來的機遇大于挑戰(zhàn)。為更好把握這樣的機遇,理財公司更需勤練內功、扎實提升投研能力。
談及市場上對于理財產品“同質化”的討論,姚芳認為,產品是理財公司投資能力及核心策略的載體,隨著理財公司投研能力持續(xù)提升,理財產品將會特色更鮮明、差異化更顯著。
此外,關于近期“股債蹺蹺板”效應的影響,姚芳表示,經歷2022年末凈值下跌和贖回潮后,理財公司積攢了更多經驗、流動性管理策略更成熟,可以更從容地應對市場的起伏波動。“我們要堅定地做難而正確的事,努力在投資的‘不可能三角’中讓居民財富保值增值有更好的體現,同時也要持續(xù)加強投資者陪伴,提升老百姓的投資獲得感和持有體驗。”姚芳說道。
平安理財市場總監(jiān) 姚芳
“市場利率走低,對理財行業(yè)而言無疑是機遇大于挑戰(zhàn)。無論是整體行業(yè)規(guī)模還是投研能力,都將迎來更大的提升空間。”姚芳解釋稱,截至今年9月末我國住戶存款規(guī)模接近150萬億元,隨著存款利率下調,居民的存款資金會尋求收益相對更高的穩(wěn)健型解決方案,銀行理財產品愈發(fā)受到關注。
為了積極把握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的紅利和資管行業(yè)日益壯大的機遇,理財公司更需持續(xù)練好內功、夯實發(fā)展基礎。姚芳打趣道,理財公司可謂是資管行業(yè)中的最“卷”新生代,激烈的市場競爭倒逼各家理財公司持續(xù)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
談及市場上對于理財產品同質化的討論,姚芳認為,理財產品是理財公司投資能力及核心策略的載體,各類產品的創(chuàng)設都會經過嚴謹論證。她舉例稱,平安理財設置了投資決策委員會和產品管理委員會,聚焦“絕對收益”策略及風險收益特征持續(xù)做深、做細不同產品的賽道。
“產品背后是理財公司多資產多策略體系以及投研能力的體現。以固收為例,我們當前在著力探索提升固收量化投資的投研能力,這在市場上是有一定稀缺性的。”姚芳進一步解釋道,要在固收領域打造量化交易能力,需要依托更強的投研能力、更多的經驗積累、更細致的數據處理以及更精準的模型設計等。
姚芳指出,伴隨著投研體系建設和投研能力持續(xù)夯實,理財公司才能筑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基,理財產品也將會打破同質化局面,特色更鮮明、差異化更顯著。
自9月24日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xù)推出,權益市場交易情緒回暖,受“股債蹺蹺板”效應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存續(xù)規(guī)模和收益率也發(fā)生變化,引發(fā)部分投資者對“贖回潮”是否會再現的擔憂。
“站在行業(yè)視角來看,2022年純固收類理財產品最大回撤幅度為1.42%,這兩年來回撤幅度明顯下降,2024年上半年純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平均最大回撤僅0.18%。”姚芳表示,經歷2022年凈值下跌和贖回激增后,現階段理財公司在面對市場環(huán)境變化時,底層資產配置組合結構韌性更強、流動性管理更成熟、應對措施和經驗也更豐富,行業(yè)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有所增強,整體市場的成熟度更高。
“國慶假期后,雖然市場有一定的理財資金贖回量,我們當時評判不能只看到贖回的現象,實際上理財產品的申購依然是活躍的,也體現了理財滿足老百姓對資金靈活性和穩(wěn)健性的訴求。此外,我們在產品創(chuàng)設和策略布局上會關注收益來源的多元化。”姚芳表示,平安理財除固收投資外,也關注培育覆蓋轉債、紅利、量化、價值精選、指數止盈、對沖打新、多元策略等一系列權益投資策略及能力的產品,并打造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權心全益”含權理財品牌體系。四季度以來,平安理財總體規(guī)模較為穩(wěn)健,市場渠道端對于負債端規(guī)律、時點特征的理解,與投資端的綜合投研及管理能力形成了有效聯動,進而形成與業(yè)績表現的正反饋。
談及如何應對“股債蹺蹺板”的市場效應,姚芳認為,理財公司需要堅定去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即在“投資的不可能三角”中讓客戶的理財收益有更好體現。近年來平安理財著力提升權益的投研能力,以高質量的銀行理財產品供給持續(xù)提升老百姓理財的安全感和獲得感。
“同時,理財公司在投資者陪伴工作上也需不斷加大力度,將固收+、權益策略等金融知識以各種形式進一步下沉,引導投資者加深對理財產品的認知與理解,理性看待市場波動,穿越周期追求穩(wěn)健收益。”姚芳指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